2008-07-07

|PEOPLE| 台灣五大設計師-陳瑞憲【轉貼】

(轉載文章分享)
動人的設計往往來自同理心。
【天下】台灣五大設計師---陳瑞憲
§精簡,才能更豐富§
陳瑞憲首位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台灣人某種程度上他的作品已為台灣設定了空間的美學標準
==========================================================================
「他是個一直在跨界的空間設計師,有和國際接軌的水準。」建築師龔書章形容。
「他感性、細膩,對工作要求完美,不斷在跟自己挑戰。」衣蝶百貨總經理王令楣觀察。
他是陳瑞憲。第一個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台灣人。去年陳瑞憲到香港設計中心領獎時,評審們盛讚他的得獎作品「高雄大遠百誠品書店」,是標記台灣社會最令人愉悅的生活場景。

某種程度,他的確在為台灣設定空間的美學標準。誠品、衣蝶百貨S館、遠企、台中德安購物中心...等諸多和大眾生活有關的公共與商業空間,常是出於他的巧手。

●信奉減法美學
「他幾乎主導了台北九O年代以來的低限量美學風格:不誇張,沒有過多的符號,讓設計回歸簡單。」建築師評論家阮慶岳在《新人文建築--十三人書寫台北空間新美學》一書中這樣評論陳瑞憲。

對陳瑞憲來說,設計是在解決問題。所以如何面對問題,反而變成風格的形式。
他是個信奉減法美學的設計師。能夠用一條線交代的設計概念,絕不動用到第二條。每回畫完圖,他都先擺在桌上兩三天,再回頭挑掉不必要的安排。但是陳瑞憲在追求設計簡單的過程中,卻不失創意,和對人、對細節的關心。

台中誠品中友店就是個例子。在那個瘦長的基地哩,人們很容易逛到一半就失去耐性。陳瑞憲在最尾端打了一個圓洞,做成樓梯,讓人產生好奇而想要一探究竟。

喜歡看電影、聽歌劇的陳瑞憲在空間設計上,常有說故事般的節奏感。他觀察現代人越來越容易寂寞,書店除了是資訊的交流,有沒有可能也是情感的交流?於是他把書店外的咖啡廳改成吧台,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牆上還掛著一幅幅巨大肖像,彷彿也在和人對話。
一位國內自創品牌負責人就很喜歡陳瑞憲的作品,因為裡面流露出一種「humble」(謙卑)的感覺。「陳瑞憲在自我美學和傾聽業主需求之間,抓到很好的平衡。」他觀察。

而動人的設計往往來自同理心。陳瑞憲回憶,在設計西門誠品前,他花一段時間在研究西門町街上、萬年大樓裡生意最好的小店,看看別人運用了哪些設計元素。「你要跟誰說話,就要用他的語言啊,你要跟一群年輕人說,就要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陳瑞憲說。

●曲曲折折的人生
不過對陳瑞憲來說,決定踏上設計之路,已經是很晚的事。「人生的機緣,就是不斷撞擊出來的。」他說。已經四十多歲,陳瑞憲的外表仍然精瘦、斯文,遠比實際年齡年輕,講話、走路都是不疾不徐。

他出身富裕,是小美冰淇淋的少東。從小喜歡畫畫,對視覺極為敏感,國中就立志要當建築師,但因為要接班,只好去念淡江化學系。大一時想轉系,父親送給他一台鋼琴,暫時壓住他對建築的嚮往。

退伍後,家裡安排陳瑞憲到日本唸書,學系製作糕餅技術。不過這個時候,他不再選擇順從,沒有跟家人商量,就改唸了建築系。

人生至此,陳瑞憲覺得「有沒有想把事情做好,想再試一下」的初心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設計之路走得更遠、更久。

陳瑞憲每天工作行程滿檔,還常常要來往於兩岸三地。他笑說自己實在很沒有生活品質,唯一靜下來的時間就是睡覺。即使如此,他仍然保持大量閱讀、看藝術表演的習慣,就連現在世界上哪些新銳建築師發表了什麼作品,他都很清楚。

「要跟上時代,要能設身處地幫別人想。」這位為台灣創造諸多美好生活記憶的設計師這麼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