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5

|PEOPLE| 2008普立茲克奬得主-尚.維爾【轉貼】

來自法國巴黎的建築師尚‧努維爾摘下200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桂冠。正式的頒獎典禮於六月2號在紐約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圖書館舉行,屆時將頒給這位62歲的建築師十萬美元獎金和青銅獎章。

來自法國巴黎的建築師尚‧努維爾


努維爾於1987年完成法國前總理密特朗巴黎大建設之一的阿拉伯文化中心(簡稱IMA)而受到國際注目。目前在美國有數個作品,包括2006年完成位於明尼亞波利(美國明尼蘇達州東部城市)的格思里劇院、比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75層高樓“變幻的玻璃(Tour Verre)”,和最近公佈位於洛杉磯世紀城區的高層公寓桑科塔計畫。其他在歐洲的重要作品有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1994巴黎)、布利碼頭博物館(2006巴黎)、阿格拔塔(2005巴塞隆納)、黑色法院(2000法國南特)、文化與會議中心(2000瑞士琉森)、歌劇院(1993里昂)、2002世界博覽會(士)和正在興建的哥本哈根音樂廳。雖然作品大部份在法國,但他設計的案子遍佈全球。

法國巴黎阿拉伯文化中心(1987)


當評審委員會宣布得獎者時,凱悅基金會的董事長湯瑪斯‧普利茲克引述評審委員會對努維爾的評語:在許多對尚‧努維爾建築師事蹟的描述裡,最重要的是強調他對於新想法果敢的追尋和為了拓展專業的邊界對世俗規範所做的挑戰。另外,普利茲克又說:評審委員會公認‘堅持、奇想、繁茂,最重要的是對創意試驗永不滿足的渴求’是努維爾大部份作品裡具有的特質。

瑞士世界博覽會(2002)

努維爾的自述中提及:相對於歷史建築的重思,我對可以反映我們時代的現代性建築總是感興趣。我的作品處理的是現在發生的事—用現有的技術和材料,做我們現今有能力做的事。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帕魯波詳述更多的評語:從1970年代努維爾完成他在巴黎的主要作品開始,他就像其他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一般督促自己思考新態度來面對積習已久的建築問題。對努維爾來說建築沒有‘與生俱來’的造型,文化、場所、計畫和顧客等脈絡激起他為每個方案發展不同的策略。

里昂歌劇院(1993)

努維爾是第二位來自法國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第一位是1994年獲獎的克里斯丁‧德‧波棕巴克。雖然2008年是普利茲克建築獎設立30周年,但努維爾是自1979年設立獎項以來第32位得獎者。普利茲克建築獎設獎的目的是每年表彰一位在世的建築師,完成的作品證明結合天資、遠見和承諾等特質,透過建築對人類和建築環境產生一致並有意義的貢獻。

西班牙巴塞隆納阿格拔塔(2005)


評選努維爾為200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的卓越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主席帕魯波—國際知名的倫敦建築慈善家、蛇形藝廊董事會主席、大英藝術委員會前主席、泰德藝廊基金會前主席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密斯凡德羅檔案室前董事;坂茂—建築師和日本東京慶應大學教授;羅夫‧費爾包—瑞士巴塞爾傢俱製造商「Vitra」總裁;卡洛斯‧希梅尼茲—美國德州萊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德州奧斯丁卡洛斯‧希梅尼茲研究室主持人;維多利亞‧紐豪斯—建築史學家和作家、美國紐約建築歷史基金會發起人兼主任;倫佐‧皮亞諾—法國巴黎、義大利熱亞納建築師和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凱倫‧史坦—紐約作家、編輯和建築顧問;瑪沙‧索恩—前芝加哥藝術學院建築館長,現為執行長。為了向歷史與當代建築致意,受獎典禮每年於世界異地舉行。

哥本哈根音樂廳

|ARCHITECTURE| 長城腳下的公社【轉貼】



長城腳下的公社位於北京北部山區,水關長城附近,是由12名亞洲傑出建築師設計建造的私人收藏的當代建築藝術作品,這12位受邀的建築師,有來自香港、日本、中國內地、泰國,也有一位來自台灣的簡學義。
2002年應邀在威尼斯雙年展第八屆國際建築展上展出。這個項目的策劃人和投資人張欣女士,因其大膽的創新精神,積極推動12名亞洲建築師設計建造出極富當代精神旳私人住宅,而一舉榮獲威尼斯雙年展建築藝術推動大獎。
同時,用木材和硬紙板制作的參展模型也被法國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這是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的第一件來自中國的永久性收藏藝術作品。

2008-07-23

|PROJECT 2008| GUNDAM NEW WORLD—GBT 商業空間規劃案

麻粒國際文化試驗發揮專業巧思,將鋼彈美學運用在商業空間設計規劃上,針對G-WORLD台灣唯一代理直營店的特殊營業特質、經營理念及賣場環境動線,將鋼彈產品文化特色運用到商業空間設計規劃的元素裡,呈現出最合適的營業空間及消費環境。




在商品陳列區及影音區以神秘的黑色為基調,搭配明亮的燈光,現場呈現三具真人版1:1.2比例的鋼彈機動戰士模型(1)能天使最新系列、(2)攻擊自由、(3)命運,讓每一位顧客及每一位工作夥伴,在這裡真實感受到屬於鋼彈世界太空殖民地,獨特的科幻及軍事感的神秘氛圍。


商品專區的陳列
在比較理想的區域位置以專區與專門設計的陳列方式,突顯引人注目,利用透明櫥櫃,及明亮燈光,讓每個鋼彈模型一一陳列,塑造出空間感,吸引消費者來選購。


商品展示說明:
產品或新品牌的推出上市,提升產品知名度及好奇心。





店頭媒體
媒體廣告不一定只限於傳統的五大媒體,在產品專區上也有不少廣告宣傳機制,包含 DM、立牌、海報、促銷填單,液晶電視畫面,特殊造型佈置等。運用視覺及聽覺,將訊息傳達給消費者。


賣場的動線及燈光
為提供消費者一個舒適的購物空間,運用開放式陳列架,及明亮的燈光,讓消費者清楚看到產品的陳列及說明。


空間規劃結合CIS
將GBT(GUNDAM BASE TAIPEI),運用在空間規劃上,突顯G-WORLD的品牌形象。

商業空間規劃設計
業主名稱:萬代玩具娛樂有限公司
空間設計:門市空間規劃設計
座落地點: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158號3樓
設計面積:72坪
完成日期:2008.7

|PROJECT 2008| 賀寶芙吹起運動風




|SOMETHING| 旋轉吧五彩萬花筒

旋轉吧-五彩萬花筒
好久沒玩萬花筒了,即使已經遠遠超過那個童稚的年齡,但拿起萬花筒還是會被它的炫麗又魔幻的美麗所迷惑!

2008-07-22

|CREATIVE| MUTO a wall-painted animation by BLU



MUTO a wall-painted animation by BLU from blu on Vimeo.

http://www.vimeo.com/993998

blublu.org/
blublu.org/sito/video/muto.htm

music by Andrea Martignoni
produced by Mercurio Film
assistant: Sibe

2008-07-21

|ART| Joshua Allen Harris 的空氣雕塑

Inflatable Sculpture....
也是一種與城市緊密結合的臨時性公共藝術。
這一系列作品是藝術家利用下水道排風孔的上升氣流所完成的塑膠袋雕塑,
算他狠。



|MV| Radiohead - House of Cards

Radiohead - House of Cards


The Making-of "House of Cards" video



運用即時3D捕捉技術所拍攝的MV,那下次我們用聲納來土法煉鋼一下好了。

2008-07-19

|EXHIBITION| Ron Mueck Solo Exhibition

April 26, 2008-August 31, 2008 Ron Mueck
The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

This is a solo exhibition of Ron Mueck (1958 - ), whose works attract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to be held for the first time in Japan. Mueck who has a career of making models for movies and TV programs makes full use of materials such as silicon and fiberglass to express a human body in precise sculpture by means of a classic casting technique. To complete his work, Mueck devotes himself completely to communicate with materials and the motif in the long thorough process of production. In the world of his work, realism showing in detail even hair and blood vessels under the skin is interwoven with the unreality of sizes that are gigantic or minimum. You might say that the world of his works is criticizing the nature of human exist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world of Mueck's works, which cross the body and the spirit, and the ordinary and the unordinary, confronts us vividly with the essential issue in art, t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creation" and "the nature of human existence."

|ARCHITECTURE| 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 歷史城中的市民大客廳【轉貼】




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 歷史城中的市民大客廳
The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發表者 forgemind.news
本文來自中時網路藝文村


文:曾成德(東海建築系副教授)

  美術館中有座游泳池,泳客不斷向遊客招手,場景荒謬迷人!這棟美術館是目前最火紅的日本建築新星─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代表作「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

  在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裡的游泳池,是阿根廷當代新銳藝術家L eandro Erlich的裝置作品。池中泳客不著泳衣,卻穿便服,事實上泳客就是遊客;而泳池雖無法游泳,卻是藝術作品也是建築中庭的一部分。

  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概念便隱含在這座游泳池中,而泳池則投射了美術館對當代藝術的看法。美術館的泳池是荒謬幽默、超越現實的,也是參與互動、流動變化的。

二十一世紀美術館以省思 集體智慧、共存、3C思維取勝

  金澤美術館的作品與空間、建築物的構造、環境景觀的形塑、設備器具的安排等關係,幾乎密不可分。相對紐約當代美術館或古根漢以主流消費或強調建築為優先的思維,金澤美術館企圖重新思考美術館的經營與收藏理念、使用對象與社會功能及展示方式與建築設計。

  定名為「二十一世紀美術館」便在於以「省思、集體智慧、共存、 3C」的當代思維取代二十世紀現代主義「人(策展人、藝術家、評論者、建築師)」、「金錢」與「物質物件」 的「三M」舊窠臼。如此,美術館便成為一種「轉化機制」。

  美術館去年開幕時,發表的時代理念是「任何人都能決定自己的價值觀,任何人都可以是個策展人」。美術館官方網站上曾說,這是一個「至今未曾有過」的,以輕鬆、愉悅、方便為基本概念的美術館,是實現交流與藝術體驗的都市公園式美術館。

歷史城市藝術公園與市民大客廳 前衛藝術殿堂

  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位於素有小京都之稱的日本石川縣金澤市,也許是因為它座落於號稱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與金澤市中心的市政府間,外界形容其有如「都市公園」一般。妹島與西澤也的確在設計之初,將整個美術館想像成日本園林般的地景環境,希望塑造當代都會裡的藝術綠洲。

  美術館位於街廓頂端三面臨路的廣場,人潮由四面匯集,因此美術館以圓形的幾何對應著多向性,並以立方虛體所形成的天井與各個展示室實體並置所塑造的視覺長廊帶來流動性。館內提供日本最大的市民畫廊,作為市民創作發表交流互動之用。而金澤市民可免費使用美術館市民畫廊等多處公共空間,在巧妙動線安排下,沿著館內圓形玻璃牆自由漫遊,美術館因此成為市民大客廳裡的前衛藝術展演場。

觀光主義融合公民價值的新藝術美術館

  這座美術館是否真如妹島與西澤所宣稱-展現新世紀的藝術觀?藝術圈的評論自去年開幕以來就爭論不休,它一方面印證古根漢畢爾包效應的觀光主義;一方面卻標榜著對抗古根漢菁英主義的「公民價值」。

  去年開幕前夕,颱風狂掃著美術館的圓形玻璃量體,然而美術館本身卻堅定的散發著沉默靜謐的建築氣質。也許就是此特質為美術館在去年贏得一座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而妹島與西澤在金澤美術館後,又贏得紐約市當代藝術新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的設計權;即將揭曉的羅浮宮朗思(Louvre-Lens)分館設計規劃,她們也是入圍團隊之一。


http://www.kanazawa21.jp/

|MV| Bizarre Love Triangle

New Order - Bizarre Love Triangle



除了經典以外,不知道該說什麼......

Frente! - Bizarre Love Triangle

|CREATIVE| ROOM

|MV| Good Song- Blur Video

2008-07-18

|PEOPLE| Alberto Alessi 眼裡的設計師特質


義大利ALESSI總裁Alberto Alessi 先生來台,設計師名家講座內容分享。
小小的堅持創造出不同的更大的價值………. Alberto Alessi I眼裡的設計師特質

找出解決方法,別輕易妥協
Alessi說到在10年內與數百位以上的設計師合作過,但只有10幾個留下好的作品,只有少數能抓的住設計的潮流。設計商品的型式必須要跟著功能走。設計師常會為了說不清楚的理由及夢想的概念而感動,可千萬別因為屈就現有條件而將原創的構想妥協掉,要不斷堅持找到解決方法,最後終將受到肯定。

設計師是設計產業的仲介者,必須保持批叛的態度來看待庸俗的大眾文化。
Alessi說到義大利原是工藝產業開放,但卻是以傳統操作模式複製藝術品的實驗室,設計產業不斷發展著而設計師的夢想也不斷進行著。設計師要在物質文化的文本裡工作,必須保持著批叛的態度來看待庸俗的大眾文化產品。

美學的邊際很難區分!設計師是邊緣人。
設計師的角色像是邊緣人,持續在邊際上生根,邊界在哪裡沒有辦法清楚劃分,要願意冒風險,要勇於去測試邊界在哪裡,勇敢的跨出一大步,你才會知道邊界在哪邊!!如此才更有機會接近成功。大部份生產大眾產業的業者都儘量遠離邊際,即遠離風險。大眾工業沒有樂趣去冒險,所以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辦法打動消費者的心,不同製造商所生產的產品將會越來越類似,差異越來越小。譬如現在一些車廠在外型上的雷同。

成功與失敗邊際是否只能用大眾反應來做品味的區隔?
在設計領域裡,沒有什麼是成功秘訣,產品是設計公司生產出一個跟大眾對話的語彚。同一個公司生產出不同風格的產品該怎麼整合?以社會文化和公司文化為基準,設計公司可以當成是設計的實驗室,要把設計的工作做好,"尋找"是一個表達的能力,而不是表達的"統一",要有表達出更豐富、更混亂的能力,不具備那樣的條件不會成為設計明星。

設計是很棒的行業,ALESSI眼裡的設計師要是很棒的詩人:
要是很棒的詩人,要有詩意的美學,要有美學與詩學的素養。最珍貴的是否能根據當代的精神傳遞到作品裡。

建築為設計之母:
建築為設計之母,在義大利,設計師大多為建築背景出身,小至湯匙大至城市都可以展現創意。

做為一個好的設計師要有三個條件:
要懂得做夢,要有勇氣,要堅持,要有耐心,失敗是不可或缺的,唯有在失敗時才會看見自己位置在哪裡,往下的瞬間是珍貴的,要好好珍惜。

2008-07-15

|CAT| 大北投地區絕代種公—一臉不爽的阿瞇........


kiki 和小阿瞇的爹...

古今中外知名的插畫藝術家—崔永嬿 提供

2008-07-09

|ART| 超人是什麼顏色?陳怡潔作品裡的訊息世界

陳怡潔,友人暱稱「阿吉」,一個在美日系卡漫世界中長大的大女孩,對各式各樣的超人作品如數家珍,酷愛不按牌理出牌,常為無稽理由化身正義使者的飛天小女警。其「函數色彩」系列作品將卡漫角色轉化為色彩同心圓,帶領觀者進入一個視覺驚奇的想像世界。習慣用電腦創作閱讀,MSN、Skype等線上通訊軟體是她暢所欲言及與外界溝通的管道。網路介面中豐富的視覺圖像語言(icon)挑戰人類慣有的文字排列溝通模式,也激發她下一個創作展覽「訊息人」的誕生。



身為藝術創作者也是一個流行文化消費者,陳怡潔在日本ARCUS藝術村駐村的國際經驗及對大眾流行文化的掌握,累積她紮實的美學技巧,近二三年來創作出一系列深具時代意義,反映消費文化、喚起視覺記憶的當代圖像作品。


陳怡潔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2005年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2006年於文賢油漆工程行展出的「函數色彩」為個人首次個展,獲得國藝會展覽補助並深獲評審好評。「當玩偶的造型消失,剩下的色彩透露了什麼?訊息化的社會中,色彩是否也帶有什麼樣的訊息?」為說服大家去喜歡卡漫世界中的虛擬角色,創作者將這些對象再度虛擬化,抽取出角色的色彩,化約為色彩矩陣及色彩同心圓。每個同心圓分成20軌,各依不同角色的顏色比例去做變化。以作品「超人們」系列為例,以紅藍黃為主調的同心圓是美國超人,紅黑為主調的是超人特攻隊。此外,同心圓被置入原故事場景的圖像中,在高樓間俯衝遊蕩的同心圓是蜘蛛人,在雷雨交加夜晚急速飛行的紅黃同心圓是閃電俠,從顏色與場景對上角色,也讓觀者有猜謎的樂趣及熟悉的感覺。



但是,抽象後的同心圓在原具象物中亦顯得唐突,似乎與原故事產生斷裂,這正是創作者想要表達對卡漫角色的感覺「並非在看他們的英勇事蹟,而是覺得他們的顏色非常吸引人」。作品中往返於具象與抽象間的通道正是這些經過組合的色彩,以最迅速的方式植入人的視覺記憶。


雖然每個角色用法不同,但是『紅色』似乎已被超人下了定義」、「美式卡漫角色的配色異常簡單,日系就多出很多細節」……。一連串的融合與碰撞,從色彩中窺見了不同文化的特質,不同的文化又彼此影響互相滲透,形成一種全球風。不論是美國電影超人、超人特攻隊的超人家庭、日本的麵包超人和鹹蛋超人,紅色已然成為超人的象徵色彩,但是麵包超人和鹹蛋超人另搭配黃色和銀灰色,不同地域創造出的玩偶色彩,透露了不同的文化特質,這也正是創作者在作品中要反映的文化差異性與同質性。


近年來陳怡潔的「函數色彩」系列作品相繼在各地美術館、藝文空間展出過,而她對當下流行文化的敏銳觸覺及作品的展現風格亦漸受矚目,目前部分作品已有畫廊委託代理。自覺在玩偶色彩的想像世界中毒太深,陳怡潔在今年轉換另一流行文化主題——「網路介面圖像」的創作研究。用電腦介面作為溝通、閱讀、找資料的工具,已然成為多數人的生活型態,這種瞬間立即的收受模式取消了時間與空間的歷程,圖像訊息的交換使用削弱了文字邏輯,豐富的表情跨越了種族及語言的橫溝,跨界的情境成為一種新的視覺語言。「訊息人」將是陳怡潔第二個個展(亦獲得國藝會展覽補助),預計8月中旬在台北伊通公園展出。


以網路介面圖像作為出發點,探究人擁有數位編碼的技術,建造一個可無線擴張的網路世界,不斷以圖像去詮釋、搜尋、捕捉意義,似乎與象形文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種視覺語言是文明的推進或是倒退?陳怡潔將在這次展覽中呈現自身經驗,提供一個新的觀點與大眾分享。

(轉載分享)



|PEOPLE| 中國當代時尚攝影新銳-陳曼


陳曼,女,北京人,新銳時尚攝影師,涉及包括設計、繪畫、音樂、建築等。在中央美院附中讀書四年,在中央戲劇學院的舞美系學習一年,隨后到中央美攝影系學習四年。

陳曼的作品曾多次刊登于法國(PREFERENCE)、紐約(UNLIMITED)、英國(NYLON)、(SPORT&STREET)以及(青年視覺)、(VOUGE)、(ELLE)、(BAZAR) 等雜誌,2003年、2004、2006年曾為青年視覺(VISION)封面攝影。

她的作品多次在義大利、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獲奬,並參加日本、法國等地舉行的時尚攝影展。2005年參加莫斯科”時尚與個性-攝影雙年展,2006年參加(浪潮)中國媒體藝術現象展等。

在Coldtea三周年之際,陳曼接受Coldtea 專訪,講述了她對攝影和時尚的態度~Coldtea:你如何定義你鏡頭下人物的可塑性高低?

陳曼:萬事萬物是由萬事萬物塑成的,一張照片也是,它背后的因素太多,看它的要求是什麼。要是一寸照片,有頭就行,要是選美照片,長的漂亮就行,有的照片人物光占一樣就不行,他/她/它的可塑性取決于作品的要求,取決于周遭合作者的專業水平和當時情緒,甚至還有當然還有社會情緒,其實按這個標準來說誰可塑性高的,因為我有風格敏感帶癖,和能使勁的想像力,就像一頭大象大家都覺得不好吃的飯,我可以光憑想像力把它吃完,而且心裡深知從那個風格來講它是美味的。

Coldtea:完成一件你滿意的時尚攝影作品、造型、攝影、后期分別占的比重是?

陳曼: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百分之百,因為哪樣給足了其它那兩樣都以不要。

Coldtea:創作過程中,你多數聽從你的天賦、技巧還是經驗?

陳曼:都有,綜合的,必須是綜合的,以上條件要是只靠一樣,那就是一時的,成了就是爆發戶,就是短命的創作者,或者是苦命的創作者,因為他得再加上更多的勤奮努力和耐心。

Coldtea:在攝影者與被拍攝者之間,你願意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陳曼:都行。


陳曼作品欣賞:






轉載文章:http://caihong9.blogbus.com/logs/13671465.html

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作品,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下面的網址詳細了解。
陳曼的個人網站:http://www.chenmaner.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man

2008-07-08

|ARTS| 巨型人工瀑布在紐約亮相




        名為「紐約市瀑布」的公共藝術品,高如自由女神像。


由紐約公共藝術基金會提供、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艾勒森(Olafur Eliasson)設計、耗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四座人工瀑布,六月二十六日起在紐約東河和港口展出,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七點到晚間十點,將持續到十月十三日。


由紐約公共藝術基金會提供、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艾勒森(Olafur Eliasson)設計、耗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四座人工瀑布,六月二十六日起在紐約東河和港口展出,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七點到晚間十點,將持續到十月十三日。


這一名叫「紐約市瀑布」(NewYork City Waterfall)的公共藝術作品,是由四座巨型人工瀑布組成,分別位於布魯克林大橋下的船舶停泊點、布魯克林4號與5號碼頭之間、下曼哈頓35號碼頭和總督島,高為27到37公尺不等。每分鐘轟隆隆沖下三萬五千加侖的超大水量傾洩而下,為人們提供一場頗具震撼力的視覺享受,入夜後瀑布在燈光的襯映下,夜景十分美麗。


由於沒有懸崖供瀑布下瀉,設計師採用巨型金屬支架代替懸崖,利用抽水系統把水抽送到金屬支架頂端的水槽,從而形成瀑布。該瀑布是繼2005年中央公園內大型裝置藝術品--門之後最大的公共藝術作品,紐約市政府估計,這將為紐約創造至少五千五百萬美元的經濟價值。




「紐約市瀑布」的夜景。



「紐約市瀑布」的夜景。



「紐約市瀑布」以每分鐘轟隆隆沖下三萬五千加侖的超大水量傾洩而下。


「紐約市瀑布」近景。


(文章轉載自:台灣大紀元圖片來源:TIMOTHY A. CLARY/AFP/Getty Images,攝於2008年6月26日)








|PEOPLE| 史塔克建築設計中之符號意涵






建築設計除了具有實用性的功能之外,還可以在設計時將建築師的思想與觀念藉由記號的傳達過程而表現其所蘊涵的意義,因為建築物本身可藉由其建築記號的形式層面(明示層次,denotation)來表達其建築記號的內容層面(內涵層次,connotation),故藉由造形所不能表達的意義也因此而豐富了許多。

筆者於今年七月再度造訪了東京,並親臨法國設計師史塔克(Philippe‧Starck,1949~)設計位於淺草吾妻橋畔的朝日啤酒大樓,置身於他十多年前設計的餐廳空間中仍舊可以體驗到史塔克對於設計的巧思。




史塔克1982年因負責法國總理密特朗新居設計工作而聲名大噪,之後的Nani-Nani大樓、朝日啤酒大樓(Asahi Beer Hall,1990)、紐約Royalton與 Paramount飯店、香港半島酒店的Felix餐廳等作品,更令史塔克成為世界知名的設計師,他具冒險家的精神並堅持賦予作品“靈魂” 的設計特色,使其成為1985年以後法國家具新設計的代言人並一直活躍於設計界。

設計理論家王受之在其《世界現代設計》一書中將史塔克評論為「減少主義風格」(Minimalism)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特徵就是一種美學上具現代感與時髦感,注意簡單幾何造形之典雅呈現卻蘊涵豐富意義的設計風格。

史塔克從小就深受他身為競賽型飛機設計師父親之影響,他設計中關於飛機翅膀造形及傑出之曲線設計也成為人們最常討論的話題。他認為設計創意是相當重要的,故總是走在時代的尖端進行設計創作並針對文化特質去探究設計品味的問題,並致力於專利申請與著作權之提倡。

他形容自己是探險家,強調減少繁複回歸簡約,且將「龐克精神」融入設計概念中,他認為「設計是拒絕任何規則與典範,本質是不斷的超越與探索。」正因為如此,史塔克的建築設計作品不能用傳統的評估標準來評論,而應探求設計作品中所蘊含之象徵意義才能真正了解其設計創作的初衷。

史塔克的建築設計是利用類比性之圖像記號(icon)來表示其記號形式與內容間存有具象之形象關係存在,而類比性圖像記號最常用的就是真實事物模擬的隱喻(metaphor)手法。

例如:朝日啤酒大樓設計案中整個建築物就像是一個「冒著啤酒泡沫的啤酒容器」的隱喻,而飄揚在建築物頂端的金黃色造形體又像是「聖火」一般,而建築物內部巨大的桶狀物是比喻啤酒製造過程巨大的「火鍋爐」。而此類的隱喻手法是較容易由建築設計的成品去理解史塔克在設計的內涵層次所想要表達之意念與想法。

相反的,象徵記號(symbol)的意義表達所蘊涵之意念因為不容易覓取,因此表現出高度的曖昧性與多義性,但卻是史塔克最常運用來表達其設計中內涵層次(間接的指謂,connotation)文化特質之方法。

利用象徵記號所表達之建築意義,從明示層次到內涵層次的演進,即是從簡單的象徵到複雜的象徵,簡單的象徵表現接近於真實的模擬,也越接近隱喻的形式;複雜的象徵是指其所表現的真實世界程度越少,主觀抽象的程度越大,越難以界定其具體的意義,而其設計想像與創造的成分越多且具有多義性與曖昧性的特質,

例如:Nani-Nani大樓的原始的概念是屬於史塔克個人風格表現的怪獸形象(zoomorphic monster),而經由建築師的造形簡化與設計呈現,演變成像是一艘潛艇的外形且具異形般詭異陰森的感覺之建築物,但就其象徵性特質而言,此建築物的怪獸形象其實就是史塔克自己人格特質與設計風格的象徵記號。

史塔克給人的意象感覺是由「個性的」、「家具的」及「建築的」三者所結合而成的,其設計作品在簡單的造形下都蘊涵了豐富的內在意義,而許多的史塔克設計作品皆有其本人與作品之合照,在明示層次方面是傳達史塔克的形象,在內涵層次指的是史塔克的設計創作,而在衍義(signification)上而言是聯想(association)到史塔克的設計作品中蘊涵著其個人獨創力及設計風格之特徵。

本文作者王麗卿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台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副教授,台灣室內空間設計學會理監事會理事,本文發表於當代設計雜誌 2006 年9月號)

2008-07-07

|PEOPLE| 台灣五大設計師-陳瑞憲【轉貼】

(轉載文章分享)
動人的設計往往來自同理心。
【天下】台灣五大設計師---陳瑞憲
§精簡,才能更豐富§
陳瑞憲首位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台灣人某種程度上他的作品已為台灣設定了空間的美學標準
==========================================================================
「他是個一直在跨界的空間設計師,有和國際接軌的水準。」建築師龔書章形容。
「他感性、細膩,對工作要求完美,不斷在跟自己挑戰。」衣蝶百貨總經理王令楣觀察。
他是陳瑞憲。第一個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台灣人。去年陳瑞憲到香港設計中心領獎時,評審們盛讚他的得獎作品「高雄大遠百誠品書店」,是標記台灣社會最令人愉悅的生活場景。

某種程度,他的確在為台灣設定空間的美學標準。誠品、衣蝶百貨S館、遠企、台中德安購物中心...等諸多和大眾生活有關的公共與商業空間,常是出於他的巧手。

●信奉減法美學
「他幾乎主導了台北九O年代以來的低限量美學風格:不誇張,沒有過多的符號,讓設計回歸簡單。」建築師評論家阮慶岳在《新人文建築--十三人書寫台北空間新美學》一書中這樣評論陳瑞憲。

對陳瑞憲來說,設計是在解決問題。所以如何面對問題,反而變成風格的形式。
他是個信奉減法美學的設計師。能夠用一條線交代的設計概念,絕不動用到第二條。每回畫完圖,他都先擺在桌上兩三天,再回頭挑掉不必要的安排。但是陳瑞憲在追求設計簡單的過程中,卻不失創意,和對人、對細節的關心。

台中誠品中友店就是個例子。在那個瘦長的基地哩,人們很容易逛到一半就失去耐性。陳瑞憲在最尾端打了一個圓洞,做成樓梯,讓人產生好奇而想要一探究竟。

喜歡看電影、聽歌劇的陳瑞憲在空間設計上,常有說故事般的節奏感。他觀察現代人越來越容易寂寞,書店除了是資訊的交流,有沒有可能也是情感的交流?於是他把書店外的咖啡廳改成吧台,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牆上還掛著一幅幅巨大肖像,彷彿也在和人對話。
一位國內自創品牌負責人就很喜歡陳瑞憲的作品,因為裡面流露出一種「humble」(謙卑)的感覺。「陳瑞憲在自我美學和傾聽業主需求之間,抓到很好的平衡。」他觀察。

而動人的設計往往來自同理心。陳瑞憲回憶,在設計西門誠品前,他花一段時間在研究西門町街上、萬年大樓裡生意最好的小店,看看別人運用了哪些設計元素。「你要跟誰說話,就要用他的語言啊,你要跟一群年輕人說,就要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陳瑞憲說。

●曲曲折折的人生
不過對陳瑞憲來說,決定踏上設計之路,已經是很晚的事。「人生的機緣,就是不斷撞擊出來的。」他說。已經四十多歲,陳瑞憲的外表仍然精瘦、斯文,遠比實際年齡年輕,講話、走路都是不疾不徐。

他出身富裕,是小美冰淇淋的少東。從小喜歡畫畫,對視覺極為敏感,國中就立志要當建築師,但因為要接班,只好去念淡江化學系。大一時想轉系,父親送給他一台鋼琴,暫時壓住他對建築的嚮往。

退伍後,家裡安排陳瑞憲到日本唸書,學系製作糕餅技術。不過這個時候,他不再選擇順從,沒有跟家人商量,就改唸了建築系。

人生至此,陳瑞憲覺得「有沒有想把事情做好,想再試一下」的初心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設計之路走得更遠、更久。

陳瑞憲每天工作行程滿檔,還常常要來往於兩岸三地。他笑說自己實在很沒有生活品質,唯一靜下來的時間就是睡覺。即使如此,他仍然保持大量閱讀、看藝術表演的習慣,就連現在世界上哪些新銳建築師發表了什麼作品,他都很清楚。

「要跟上時代,要能設身處地幫別人想。」這位為台灣創造諸多美好生活記憶的設計師這麼說。

|CAT| 經常被踩到的黑點—Kiki


|CREATIVE| Life's Too Short For the Wrong Job! 【轉載】


























2008-07-04

|PROJECT 2008|好流氓 GOOD GANGSTERS in Town

好流氓GOOD GANGSTERS http://www.goodgangsters.com/


由麻粒國際文化試驗所策畫執行-「好流氓GOOD GANGSTERS」國際
性策展,於6/21日下午五點,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正式開幕。

開幕當天透過策展人及參與此策展的各國藝術家現場解說,直接將藝術創
作者的當代觀點,成功傳遞給參展民眾,現場引起熱烈迴響。
此次策展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繼2004年雙年展之後,具特殊意義
的當代藝術跨國性策展,象徵國內當代藝術策展型態邁入新里程碑
,也是策展人歷經2年的對話性合作意念交流。


「好流氓」為策展人呂岱如小姐(Esther Lu)與安南.亞珥仔(Adnan Yildiz)所組成的策展團體,將此活動取名為「好流氓GOOD GANGSTERS」,為 策展人想要傳達的一種創作精神及意向,“就算要搶銀行都要做策 展“,一種義無反顧,不懼怕艱難的態度。

「好流氓GOOD GANGSTERS」策展內容,為呂岱如所策劃的《轉盤系列》與安南.亞珥仔的《天天策展》兩個策展團體,在準備策展過程中,因不同文化及藝術創作態度,不斷探討,互相撞擊,所衍生出來與策展相關的一些議題。可說是兩位策展人及參與藝術家們在策展研究過程中的對話性成果。

在這個展覽中他們提出了一個最基礎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展覽?策展人在展覽中扮演角色為何?此次策展本身不只是未來展覽發展型態的探測,也同時是藝術創作者對生活與藝文生態的一種回應方式。

他們在當代社會去找尋藝術創作議題,對於藝術生態提出批判性與自省性的問題,同時也是藝術家或策展人面對當代生活語境所提出的疑問及回應,是個實驗性的策展成果。對於新世代藝文活動有興趣的朋友,麻粒國際文化試驗誠摯邀請您前來台北市立美術館,與我們共同探討藝文創作的生態環境,並邀請您一同聯想當代藝術及未來展覽型態的發展,及思考當代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策劃執行:麻粒國際文化試驗

展  期:2008/6/21-8/3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上午9:30至下午17:30,週一休館

夜間開放時段:週六17:30至20:30免票參觀

協  辦:台北國際藝術村

指導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贊 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ifa - Institut für
Auslandsbeziehungen e.V, 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the Berlin Senate, British Columbia Arts Council,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 BMUKK, IASPIS, Mondriaan Foundation

聯合主辦:台北市立美術館